トランスメディア提供アイコン01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

第三日:西本願寺→風俗博物館→東本願寺→伏見稻荷大社→法隆寺→東大寺→春日大社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2321369.jpg
2月3日是節分之日,隔天就是立春 (以節氣來講是春天的開始),傳統上會把所有的災厄在這天請出家門,最常見的儀式就是「鬼在外、福在內」的灑豆驅鬼,這也是這次來日本唯一能碰到的祭典,而且幾乎所有神社與佛寺都有舉辦,翻了翻內容後決定遠涉到奈良去,因為之前見到春日大社的萬燈籠介紹照片可說是一見鐘情(大心)

幽暗的光線下,那千百個懸掛在朱紅門廊的雕紋銅燈,以及參訪階道旁數不盡的石製燈籠...好似進入一個冥晦不分的空間,爽快放棄了所有在京都的節分祭典,事後證明這個選擇果然沒錯,實在是難得的體驗。

不過早上在京都的行程就不敢排太多,因為最遲中午就要出發前往奈良,近在京都車站周邊的東西本願寺及順路的洛南伏見稻荷大社成為上午觀光路程。

東西本願寺其實參訪的挺快的,因為都在做大規模的整修,西本願寺御影堂要到2008年才開放、新選組屯所所在不開放只能遠觀,東本願寺則是到2010年親鸞上人的750年冥辰慶賀時才完成整建,雖然飾以唐風破的屋頂非常壯觀,可是大概能流連的也只有門前...T_T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45584.jpg
九時一到就衝到風俗博物館參觀,以精緻人偶介紹源氏物語的風俗博物館位於大廈5F,佔地比意想來得小,不過看到書上所描寫平安時期的各項活動(用膳、薰衣、双六)借由白磁人偶的手來呈現感覺還是挺興奮的。

裡面兩個源氏的主場景,是源氏迎接女三宮回邸、紫之上教導女三宮以及那源氏眾妻妾群聚如花開雲現的宴席,紫之上奏琴,伴之以明石之上、女三宮、花散里的各家樂器,源氏生命中最璀璨光耀的一刻。

其實我比較想看當初在吉野山櫻中初遇年幼紫之上的源氏:P風俗博物館所呈現的都是源氏中晚年後的故事,年輕氣盛老是犯錯的源氏才是光源氏啊,年老後心機重了不少。

另一側有等身大、身穿十二單衣與狩衣坐在寢殿的人偶,旁邊也有可供人試穿的衣服,可惜因為時間不夠,當館員遞來試穿時只好揮手拒絕...啊,其實是想穿狩衣的啊,以前老搞不清楚狩衣的構造。

源氏博物館的明信片挺特別的,都是人偶做出當時貴族會在春夏秋冬進行的愉樂,如夏的撲螢、冬的賞雪和春的踢毬。配合上不同顏色的光線還挺有一回事的。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23222265.jpg
接下來就往洛南方向移動,這邊漏掉一個重點,如果有去伏見稻荷的人可以找找,稻荷車站的天花板一帶裝飾有狐狸,代表著該地的特色...那天太趕了沒有觀察到(後來反倒在其他站的海報裡看到)

伏見稻荷大社祭奉的是稻荷明神(倉稻魂神),其使者(御先神)是狐狸,稻荷神顧名思義是保護農產作物的神明,意思有點近似中國的土地公,不過近世因為轉化成商業為主的社會架構,所以稻荷神也能保佑商業繁榮與金運上升。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252315.jpg
伏見稻荷大社是全國稻荷神社的總本山,後山一帶有許多信徒貢奉的鳥居,以前被稱為「千本鳥居」,不過現在數量應該已經多到破萬了吧,延著這幾近透不進光的朱色長廊走一圈,也就把稻荷後山(靈場)全部參拜完畢。

許多故事中會把「千本鳥居」形容成"迷宮"的象徵,其實它一點都不複雜,一般是單行道,不然偶爾分成左右兩端而已,會有這樣的傳說還是莫過於那有些詭異的氣氛吧,一來鳥居太密看不到外面景色已走到那兒(走道內部昏暗),二來同樣的景像不斷重覆讓人有不知處何地的錯覺,再來就是狐狸喜好惡作劇與偶施作祟的特色。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26559.jpg

「鳥居千萬宮」,下次來還是想把整座山都逛遍。

伏見稻荷大社的繪馬很特殊的是以狐狸臉當造型,比起其他地方規規矩矩的五角型繪馬硬是搶眼多了,再加上靈驗之故,神社裡掛滿了繪馬,順手也寫個「金運上升」的綁上。旁邊有賣白蠟燭的攤子,乍見之下很想買,因為與台灣佛寺道觀的紅蠟燭差很多,紅蠟燭是頭尾一樣粗,白蠟燭則是頭粗尾細而且中間燭心也包滿著蠟,零~紅蝶中雙生姊妹就是在點滿這種蠟燭的地底進行勒殺儀式。

從鳥居走下來看到在撒福豆,不過日本老爺爺奶奶搶起東西來也挺可怕的...第一次在日本被人擠來撞去的XD稻荷附近名產是烤小鳥與豆皮壽司,豆皮相傳是狐狸所愛吃的、而烤小鳥則是因為麻雀是穀物收成時的大敵,不過看牠整隻攤在那邊被烤還是挺可怕的不敢吃...b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23202678.jpg
下午行程是奈良,從京都到奈良車程大概50分鐘,奈良是京都之前日本的舊都,因此關於飛鳥時代與更前期的文物很多,只是多半都留有遺址而未能完全保留,本來想去看眾多古墳,不過古墳所在之間全在草原彌漫的鄉間,除非騎自行車不然交通不太方便。

取捨之後選了班鳩地帶的法隆寺,這保留有諸多關於聖德太子文物之地。雖然一下車就開始有點後悔...因為奈良鄉間很少民家,風在平原地帶吹來刺骨沁寒,但還是硬撐著參拜人煙稀少的法隆寺。

法隆寺參觀區域分成東院伽藍、大寶物殿、西院伽藍,東院有金堂與五重塔,從地面仰看五重塔可見日本古式木造建築的奧妙,幾乎是幾塊木材間的卡榫就能支撐住巨大高聳的塔身,而頂端的塔剎其九層相輪插有四把鐮刀狀飾物,因而特別顯目。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1123020.jpg
大寶物殿則是意外之喜,雖是間佔地略小的地方但收納物全是七、八世紀的古物!印象最深刻是白鳳時期的夢違観音像和飛鳥時期的玉虫廚(櫥)子。那原本上了彩料卻褪色剝落的木頭展現出一種特有的美感,實是處處充滿著驚喜!

西院伽藍則是以夢殿為主,這個八角型的殿堂供有以聖德太子肖像為容的觀音菩薩,傳聞並是太子思考政事與抄寫佛經之地,在「日出處天子」(山岸涼子‧繪)裡,也是廄戶王子(年輕時聖德太子)與蘇我毛人合力祈雨、心靈相通的地點。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1212453.jpg
能拍到豔陽下的夢殿感動到全身發抖,大概是以前就對自稱「日出處太子」的廄戶王子很感興趣吧(雖然他是稱我們隋陽帝為「日落處天子」XD,一語雙關)。

法隆寺裡連牆壁都是文化保存物,因為是以裡面堆填石塊,外面塗以白泥灰的方法製成,走在法隆寺裡,真有種待在長安的錯覺(當時文物與工法多由中國傳來,京都也是仿長安城)(另,此長安非彼長安也XD)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15591517.jpg
離開班鳩到奈良公園,正是夕陽西下,東大寺閉門刻到,只好在門口偷窺似地拍大佛殿,夕陽灑落的東大寺配上小坡旁的枯樹林,真有種長城古道下的風味。此時陽光漸弱...更冷了...手凍到沒知覺,為了拍照手穩,我都把手套拿掉,後果是皮膚被冷風刮的快剝落了。

春日大社奉的是藤原氏的祖神。傳聞祖神是乘白鹿渡海而來,因此奈良公園有神的使者 ─ 鹿 數千頭放養,不過隨著時代進步,神使也變得很有服務精神(?)就眼見幾個女生朝前進的鹿群跑去合照,原本在漫步的鹿群竟然集體停下朝鏡頭看,與她們合照。然後照完也沒跟她們要東西吃,就繼續前進...這、這就是工作的精神!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2320617.jpg
奈良的祭典多半都跟火、燈等光明物有關,從奈良公園可遠眺新春時的「若草山燒」的地點,興福寺每年一月都會在若草山上把枯萎的草地一併點火焚燒,那沖至天宵的熾紅烈燄直把整個古都染上聳目的火紅,是著名的祭典。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13405362.jpg
隨著坡道直登春日大社,人群也跟著魚貫而上,準備參加今日的重頭戲 ── 春日大社萬燈籠,點燃兩千盞山路階段旁的石燈籠與神社內一千盞的吊燈籠,進入宛如神話般的世界。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161780.jpg
參天的古木樹林間綴著被一一點燃的石燈,三日月(細彎月)升起,透過樹影空隙依稀可見清澈的星空,黝黑階梯簇擁著數里內豔紅的宮社,搖擺的燄火投影出許多不安定的影子。被森林所包圍的神域,夜晚降臨時總是透著不可思議的氛圍。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373824.jpg
春日大社的巫女特別的打扮是會在前額插著綴有紫藤花的枝椏,或許也跟春日大社最著名的初夏藤景有關連吧,這個栽滿萬葉集中花卉的神苑,卻因為夜色遮掩所以沒法一覽全貌,下次再次拜訪奈良應該會再來參拜白日的春日大社。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381434.jpg
雖然因為參訪人數過多,神社禁止攜帶腳架進入攝影,所以在燈火搖曳的昏黃光線下必須靠著椅柱跟止氣來維持拍照的手穩,但能來參拜萬燈籠真是太慶幸了,看到成數不盡的幽明的古燈籠所繪出的迷宮,實在有末名的感動。
京都三日 - 節分之日_c0073742_00589.jpg

by abeyasuaki | 2006-04-30 21:00 | 旅行日記

<< 京都二日 - 神社之日 京都四日 - 雪原之日 >>